內容來自sina新聞

英國邦瑞倫敦金融城西方的人民幣樞紐





  倫敦金融城即將於2014年1月發佈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報告也充分展示出倫敦市場對推動與中國業務關系的積極性。倫敦金融城2012年4月以5傢銀行發起推動倫敦打造人民幣國際業務中心,據透露,目前參與這個工作組的銀行已擴展到13傢。

  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Mark Boleat)表示,中國金融市場改革將為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鋪平道路,英國也將受益於人民幣產品和服務的全面推廣。今年上半年,倫敦市場的人民幣信用證規模大幅增長,達33億元人民幣;日均人民幣外匯交易量也比去年幾乎翻一番,為48億美元。整體外匯交易增長近1/3;人民幣存款規模也增長到145億元人民幣。

  "加強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是本屆政府首要任務,"英國財政部金融事務國務大臣SajidJavid說,"倫敦已經是西方的人民幣樞紐土信貸雲林斗南土信貸,我們將繼續與私營部門、中國大陸和香港當局密切合作,以確保其不斷壯大。"

  英國邦瑞駐華代表處表示:中國經濟發展蓬勃,投資者手執大筆資本紛紛進軍海外地產市場,其中英國倫敦成為最受他們青睞的地方。有倫敦地產業人士表示,中國買傢已經取代俄羅斯及中東富豪,成為倫敦某些地段交投最頻繁的地產買傢。在倫敦買房的中國人有60%以上都是為瞭投資,這部分購房者往往會在一段時間後進行房屋交易,另外有40%的購房者是出於自住,這部分主要是持有英國護照的華裔。

  外國投資者需要繳付的惟一稅種是印花稅,外國投資者購買倫敦的房屋,需要至少首付30%。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還有一個匯款的問題。根據中國外匯管理的相關法規,每年每人的結匯金額不得超過5萬美元。對於金額更大的支付,銀行可以提供一些特殊通道。比如買夠相當數量的私人理財產品,然後這傢銀行通過其海外分行以此作為抵押,再貸款給客戶,直接支付給房地產商。不過,中國人在英國買房基於風險的考慮,一般會首選20萬至30萬英鎊的房產,而不會一次性投入超大金額。

  英國邦瑞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白兮認為,近兩年,中國人在倫敦購房主要有2009年以前,英鎊兌人民幣的匯率是1:16,現在大約是1:10,"對於購買者來說,這就意味著成本降低瞭30%。" 。為瞭接待看房的中國投資者,邦瑞倫敦總部在2013年3月成立瞭一個"中國客戶協調小組"。目前,這個小組有3個人,主要工作是主動接觸從中國到倫敦的潛在客戶,帶他們去看房。所謂"主動",就是一改以前坐等中國客戶上門的做法,主動找到客戶的住處,便捷服務。銀行汽車借貸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3-12-30/0931255830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w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